发布时间:2025-01-23 00:16:48 来源: TG@KZZSEO
中新社台北10月6日电 题:美猴王的七十三变
中新社记者 陈小愿
出生于戏院后台的朱陆豪,这辈子注定与戏曲有不解之缘。
讲述人生故事的新书《戏班、悟空、七十三变》近期在台北出版,被称为“台湾美猴王”的朱陆豪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:“我的七十三变,想变回自己。”
朱陆豪本名朱家福,9岁进入台北的陆光剧校学戏曲,主攻武生。彼时身形瘦小的他,被邻居笑称“只能唱猴戏”。
学艺过程艰辛。15岁时的一场演出,朱陆豪做旋子时碰倒大幕和灯架,谢幕后被老师拿藤条抽打,不巧大幕升起被观众目睹。好强的朱陆豪“自尊心被打到谷底”,此后每天比同学早起一小时练功。
朱陆豪18岁毕业公演时,凭《陆文龙》一剧获得人生首个奖项;但28岁首演《安天会》中的孙悟空,却被导演批评“演成狒狒”。
心有不甘的朱陆豪到动物园看了一整天猴子,观察它们吃饭、喝水的表情,回家对着镜子练习。在艰苦的训练中,他有了更多思考。
台当局开放民众到大陆探亲后,他前往山东、北京等地京剧院拜师学艺。
“两岸京剧本来就是一家。开启交流后,台湾戏曲演员像海绵一样到大陆吸收养分。”朱陆豪说,大陆老师不藏私,总是倾情相授。山东省京剧院的白云明老师还送他新戏服和戏靴,他在台湾用了多年,如今传给徒弟。
从1982年首演《安天会》起,朱陆豪饰演孙悟空22年,全球巡演逾500场,成为海内外知名的美猴王。
其间,他演过陆文龙、钟馗、林冲等角色。“我依靠演孙悟空成名,但也很想摆脱他,希望尝试不同角色。”
“当你达到想要的艺术高度,除观众的掌声和公评外,其实最想要的是回到自己,做当年无忧无虑的孩子。”朱陆豪说。
47岁那年,他在巴西演出结束等候谢幕时,累到躺在地上大口喘气,萌生“封箱”念头。
金箍棒一放下就是18年。其间,他出演多部电视剧和电影,但心中一直有个声音,“好像没有将京剧看家本领传给徒弟,对不起祖师爷”。
2019年,朱陆豪出演舞台剧《七十三变》,讲述家族故事;约两年后他受邀与徒弟合演京剧《东方神奇——美猴王》,宣告“大圣归来”。
“复出,是为了传承。”朱陆豪严格控制饮食、减重近一年,并努力练功、吊嗓子,终于变回美猴王。
数十年来,朱陆豪见证了戏曲在台湾一票难求的辉煌,也经历过门可罗雀的低谷。“戏曲面临舞台剧、话剧等表演艺术的挑战,最惨淡时台上演员比台下观众还多。”
“如何吸引年轻观众,是两岸戏曲界都面临的问题。”朱陆豪认为,京剧不是博物馆里的文物,而是活的艺术,可以兼收并蓄。
多年来,台湾戏曲人不断探索,包括丰富舞台灯光变化等。朱陆豪认为,太多灯光变化反而“抢戏”,现代戏曲既不能太传统,也不宜过于“科技化”。
他随剧团走进校园,将京剧最美的艺术“拆解”给年轻人欣赏,还在民间社团培养年轻观众。
母亲是歌仔戏演员,姐姐是豫剧名伶,而朱陆豪是京剧武生,一家人三个剧种,让他传承戏曲时有更多包容。他常对徒弟说,“你不要像我,而要做自己。”如今,戏台上的美猴王甚至吸收动画片角色的动作,让小朋友有“熟悉感”。
传承戏曲的同时,朱陆豪也关心两岸交流。他父亲是南京人,1949年来台,但很遗憾在两岸开放交流前去世。 “有机会的话,我想去南京寻根,给爸爸一个交待。”古稀之年的朱陆豪说。(完)